深圳保險業步入“互聯網+”快車道
發布日期:2015/8/10 10:55:53 | 瀏覽次數:3881 來源:《深圳特區報》8月10日A01版■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程
來自深圳市金融辦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保險市場共實現保費收入343.73億元,同比增長13.48%,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共有保險法人機構21家,居全國第三,保險法人機構總資產達2.76億元,占全國約五分之一,列全國第二。在漂亮的規模數據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保險業加快創新步伐,積極擁抱“互聯網+”業務領域,全國首家保險交易所有望年底前在深圳建成。
深圳保險業創新先行
近年來,各類創新型金融要素交易平臺不斷涌現,其共有的特性就是“互聯網+”。包括碳排放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文化產權交易所、石油化工交易所、股權交易中心等,但“保險交易所”成立的消息則一直若隱若現。在廣東省政府下發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多次提到發展互聯網保險,并明確提出要于年底前在深圳建成“保險交易所”和“再保險中心”。該保險交易所一旦獲批,將有望成為全國“頭一號”。記者了解到,此前深圳市政府上報的“保險交易所”,正是以目前的前海保險交易中心為主體。
據了解,保險交易所可做政府保險采購,掛牌招標,也可以做大宗保險產品、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之間的平臺交易。另外還可以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保險服務,使其找到更匹配個性化需求的保險產品,甚至可以為個人量身定做保險提供數據化支持與服務。
雖然保險交易所目前暫未在深落地,但前海保險交易中心已經有了一系列嘗試。據介紹,該中心建立的全國首個保險創客平臺已在近日正式面世,其“創新型保險交易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的身份,將徹底打破現有保險營銷渠道的格局,開創保險“互聯網+”新業態。
記者了解到,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保交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險交易的場地與設施。財險、壽險以及保險公司之間、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之間的重大再保險項目,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中實現掛牌交易。同時,保交所具備的保單轉讓功能,也可以使各類保險交易業務都可以借由這個平臺靈活展開。
前海保險交易中心董事長、總裁梁洪杰認為,保險交易所的落戶,符合深圳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需求,“承擔了深圳保險業創新先行先試的責任。”
保險新軍借道互聯網入行
“目前互聯網保險的商業模式變革主要以銷售渠道的變革為主,險種創新和定價模式變革為輔。”國金證券分析師張帥分析稱,目前互聯網滲透率約4.2%,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互聯網保險未來滲透率會進一步提高。“保險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下降。”
正是嗅到了互聯網保險市場這塊“大餅”的香味,深圳企業近期頻頻出手,積極進軍互聯網保險市場。
在宣布收購深圳中沃保險經紀有限公司100%股權之后。深圳騰邦國際宣布,將出借自有資金5000萬參與發起設立相互制人壽保險公司。“騰邦在垂直旅游行業深耕多年,具備場景優勢和數據積累,”該公司人士表示,騰邦未來的互聯網保險業務將主要服務于中小旅行社。
對于擁有國內第二張互聯網保險牌照的易安保險而言,互聯網金融方面的轉型戰略目前已初見成效。據介紹,易安保險將充分利用大股東深圳銀之杰公司在金融信息化服務與技術領域中的優勢來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老牌險企布局互聯網保險市場
除這些新軍之外,保險行業的老牌巨頭并未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充當看客,它們正在謀勢而動。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30多家傳統保險公司參與到互聯網保險業務當中。
以中國平安為例,該集團旗下的平安付和萬里通已于近日完成合并。“這次整合其實是兩家公司優勢的有機結合與資源共享。”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告訴記者。“利用輕型的定制化產品把傳統險企龐大的線下獲客網絡逐步上移,并與多種業務渠道嫁接。這樣的路徑或許會對傳統保險業務帶來巨大的顛覆。”
對此,深圳市保險同業公會也向記者表示,未來互聯網保險不僅僅是簡單地讓保險金融產品穿上互聯網的外衣,而是由互聯網場景化銷售帶來產品的改良和創新,用大數據手段來促進保險定價的精細化和差異化。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8/10/content_3304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