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化治理現代化 建設高質量民生幸福城市
發布日期:2015/6/15 9:14:26 | 瀏覽次數:4116 來源:《深圳特區報》6月15日A03版市第六次黨代會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5周年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黨代會報告鮮明體現了改革、開放、創新和實干的特色,是市委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宣言書、動員令,是引領特區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
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要實現全體市民共建共享、包容發展,努力讓群眾享有更有品質的文化服務,加快建成更高質量的民生幸福城市。這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建設文化治理體系,不斷提升文化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為深圳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努力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文化條件。
文化治理作為公共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推動政府文化職能從傳統管理向現代治理轉變,它是增強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的關鍵,是建設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內容和根本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深圳在文化治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有力探索,在培育現代人文精神、營造良好文化環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方面卓有成效。深圳堅持“品牌和精品”兩手抓,率先實施文化體制改革,率先探索“文化+”產業新模式、打造文化產業“升級版”,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增強了文化治理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站在新的起點上,要實現文化治理現代化,建設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的文化強市,必須進一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一要突出城市主流文化的目標定位。市第六次黨代會鮮明提出:“不斷壯大創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體現了文化治理戰略方位的前瞻性、先導性和示范性。創新型文化強調以創新為城市之魂,在現代新價值觀念的創造和輸出上保持領先。智慧型文化強調以追求知識和理性為旨歸,學習型、知識型城市建設成效卓著。包容型文化強調尊重文化差異,對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力量型文化強調保持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確保文化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輻射力。
二要進一步提升文化民生福利水平。文化權利的實現程度,是文化治理深入市民的核心內容,決定了文化發展的基本成效。創造更多的文化享受條件;最大限度地提供老少皆宜、各得其所的參與文化活動的條件與氛圍;開展文化創造,使市民的文化創造熱情和潛能得到極大發揮。
三要彰顯經濟特區的特色與責任。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始終是國家戰略的重要承擔者、先行者,文化治理的責任和擔當就是要通過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加強“文博會”、“設計之都”、“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國家級、國際性平臺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四要促進文化流動和開放包容。形成開放多元、創新包容的城市文化特色,是實現文化共治善治的關鍵標桿。必須使文化發生更大的碰撞和融合,在更大的空間中尋求和配置文化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文化發展的市場開放度和核心競爭力,實現文化治理的外延式發展。
學習貫徹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必須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辦就辦成、滴水穿石”的作風,抓緊抓實抓細。全市社科理論界要堅持引領先行,做到帶頭認真學習、帶頭發出聲音、帶頭開展宣講、帶頭深入研究,集中精力、振奮精神,把握導向、營造氛圍,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說服力的文章、評論、言論,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的高潮,大力營造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努力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輿論聲勢和社會氛圍。同時,要緊緊圍繞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5周年為契機,加強新型公共智庫建設,加快打造“深圳學派”,繼續編輯出版好《深圳學派建設叢書》和《深圳改革創新叢書》,加強對深圳改革發展的總結提升,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進一步提升城市學術對話能力,不斷壯大創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城市思想理論的厚度和學術文化的影響力。(鄧輝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