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唐山大地震》有感
發布日期:2010/9/7 | 瀏覽次數:8371 來源:
聶文娟/特發地產
近日,電影《唐山大地震》在全國上映,看完后一夜無法安然入睡,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電影里的一幕幕場景。
電影以“23秒、32年”為主題,向觀眾講述了在那場震驚全球的大災難中,一個普通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里氏7.8級大地震將唐山整座城市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災難發生后,在最危險的一刻,元妮被丈夫從生死邊緣推開,眼睜睜地看著他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他們的一對兒女——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
剛剛失去丈夫的元妮,不得不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選擇救活一個的痛苦處境,在殘酷的事實面前,即使萬般無奈卻也終須有所抉擇,最終她選擇了救方達……在她做出這個她生命中無法再沉痛不過的決定,對著救援人員緩緩地說出“救弟弟”這三個字時,她無力地癱倒在廢墟中,掩面無聲地嘶哭,指縫間露出的眼神是那樣的絕望與無助,同樣頓感蒼涼的還有被壓在石板下的方登。
方達被解救了,意味著方登已離她遠去,當母親緊緊地抱著她逝去的孩子時,那歇斯底里的哭喊,幾近崩潰的嚎叫,試問誰能不為此糾結,內心怎能不似刀割,影院的各個角落紛紛傳來大大小小的啜泣聲。
正當大家都以為方登已經逝去時,影片峰回路轉,被母親放棄的方登,竟然奇跡般地生還,并被一對前去參與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夫妻收養。在此后的32年間,方登對于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無法釋懷,而母親元妮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
32年間,方登深深地明白被放棄的滋味和每一個生命的重要,當男友讓她放棄自己的孩子時,她不惜中斷她似錦的前程,而毅然選擇成為了一名單身母親,獨自撫養著自己的女兒。
32年間,母親元妮斷然拒絕追求者,而堅守著自己“誰能拿命來對我好?”的愛情觀,對每一次搬遷新房的機會視而不見,固執地住守在小平房里,只為擔心老公和女兒的魂找不到回家的路。
也許只有經歷了那樣的生死場景才會有如此刻骨銘心的痛楚與愛,才會那樣甘愿,終不放棄。
震后的物質家園很快就建好了,但心靈的重建卻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那是一道難以愈合的重創傷口。影片里當母女倆、弟弟、弟媳一家人在32年后重逢時,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與修補心中的裂痕,母親元妮選擇了最悲壯的方式,向自己曾經失去了32年、如今就站在自己眼前的親生女兒彎下了自己的膝蓋,重重地跪下,以此來懺悔、彌補這32年間所受的心靈的折磨。女兒方登在自己的“遺像”前看到那份32年間每天都洗凈、擺放整齊的西紅柿時,當她在自己的“墓碑”前看到從小學到中學從未落空過一期的教學課本時,終于再也無法自抑,面對著她的家人,緩緩地轉過身,在墓碑前蹲下,由僅張嘴的無聲抽泣,到漸漸地哭出聲來,再到哭聲響徹天際,痛徹心扉,32年的苦悶與怨恨在這一刻得到了全部的釋放。
整部影片讓我哭了幾次已經記不清了,而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樣的情緒在醞釀、驅動,不是為哭而哭,而是細膩體味某種苦楚后,發自內心的真切痛感。方達要被奶奶帶走,媽媽目送汽車漸遠,流下無助的淚水,兒子跑回來后,媽媽抱著骨肉痛哭失聲;方登的養父大吼:“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方登與母親重逢時的欲哭無淚和在墓地的痛哭。幾乎所有的哭戲都在精準把握人物命運的脈搏以及觀眾的淚腺后,自然而然地宣泄而出,讓人感同身受。
影片中的許多道具看了都特別有感覺:冰棍是用紙包著的、冰棍箱子是當年媽媽用過的那種,暖壺、茶缸、電風扇、縫紉機、自行車、自行車把上用包裝條編的掛著的籃子——思緒一瞬間回到了童年。
朋友走出電影院,馬上給在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說突然之間特別想念他們。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感,親人永遠是親人。家,永遠是你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就像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沒了”。“23秒”可以改變一切,珍惜眼前的幸福吧,不要給自己留有“32年”的遺憾。
近幾年里,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4·14青海玉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不斷發生的時候,這部影片的出現具有時代意義,令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殘酷性和破壞性有了更深刻、直觀的認識,同時也激勵更多的同胞以各種方式去抗震、搶險、救災,不僅是劇中身在國外的方登,不僅是經歷過地震后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隊,更多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在電影結束后,觀眾同時選擇寂靜地離開影院,面對最后一個鏡頭:刻有24萬多唐山大地震逝者名字的紀念墻,我相信大家都會陷入沉思——活著,真好!